大华IPC客流统计摄像机功能介绍

01、简介

人数统计功能可以统计人流量数据(包括进出人流量和区域内滞留人数)、排队数据并可以通过图表和报表形式查看。若配套支持的后端NVR、平台等,可以在后端展示对应的人流数据。

目前客流产品大致可分为两类:

 

1. 单目客流产品

 

产品外形为传统监控形态,可用于地铁、车站、景区等环境;可适应顶装、斜装等方式,传统监控形态的单目客流配有变焦镜头,场景大小可调,故具有一定布控距离的场景可选用单目客流变焦产品,同时光照环境及安装规范对识别影响较大。

 

 

2. 双目客流产品

 

为客流功能的专业产品,两款系列双目产品配有快装板,支持顶部快速安装,普遍用于室内进门出入口的客流统计,安装方便快捷,形态美观,由于双目产品为定焦产品,各系列目前焦段为2.1mm~3.6mm,推荐应用于安装高度不高于5米的室内环境,采用顶装方式最佳。

 

 

02、功能介绍

人数统计

通过“人数统计”功能,系统对区域中进出的人流量进行统计,当人流量超过预设的人数时,触发报警,系统执行报警联动动作。

 

区域内人数统计

通过“区域内人数统计”功能,设定一个密闭区域,系统对区域中进出的人流量进行统计,当人流量超过预设的人数时,触发报警,系统执行报警联动动作。

 

排队管理

通过“排队管理”功能,设定一个密闭区域,系统对区域中的排队情况进行统计,当排队人数以及排队时间超过预设值时,触发报警,系统执行报警联动动作。

 

 

常见应用场景

 

人数统计(绊线顶装)

推荐场景一:室内通道场景,人流方向相对单一,如下图所示。

推荐场景二:出入口场景,如下图所示。

注意:要避免一半空旷,一半存在墙面或者玻璃的场景,墙壁两边反光严重,人通过的时候会有影子存在,可能会产生误检。

 

推荐场景三:地铁安检,游乐园等需要统计人数的出入口场景,如下图所示。

人数统计(绊线斜装)

与顶装场景类似,斜装可布控在通道或者出入口的场景,如下图所示。

 

区域内人数统计

区域内人数统计在斜装场景下的应用不多,主要原因为人群较为集中时,容易导致遮挡。在实际项目中,有条件的话建议顶装。

 

推荐场景一:室内的对人员数量有特殊要求的场景,例如银行内部办公区、自助区等区域。

推荐场景二:室内需统计区域内人数的场景,例如餐厅取餐区域以及地铁等候区域。

排队管理

 

顾名思义,排队管理功能普遍应用在需要对区域中的排队情况进行统计的场景,例如食堂的排队区域,商场等候区域等场景。推荐场景如下所示。

 

 

03、勘点、安装要求

人数统计(绊线)规则安装要求

 

使用人数统计(绊线)规则最佳的安装方式为顶装,该方式能够有效地避免当人员密集时遮挡导致的漏检。在实际应用过程中若存在无法顶装的情况,可以采用斜装的布控方式。

 

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–

 

顶装场景

 

1. 相机需正对行人方向,保证行人方向和规则线垂直;

2. 需保证设备镜头与水平面成90度;

3. 双目客流设备安装高度一般要求不能高于5 m;

4. 检测画面内无遮拦;

5. 检测画面中头肩必须完整露出。

 

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–

 

斜装场景

 

1. 相机正对行人方向,保证行人方向和规则线垂直;

2. 相机俯角需在30-80度之间,一般角度越大,效果越好(角度越大,检测目标越不容易被遮挡);

3. 双目客流设备安装高度一般要求不能高于5m,超过5m建议使用单目变焦设备;

4. 检测画面内无遮拦;

5. 检测画面中头肩要尽可能完整的露出。

 

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–

 

区域内人数统计规则安装要求

 

使用区域内人数统计规则的安装要求与人数统计(绊线)规则顶装场景安装要求一致,具体可参考其相关内容(区域内人数统计建议顶装)。

 

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–

 

排队管理规则安装要求

 

1. 采用顶装的安装方式,需保证设备镜头与水平面成90度;

2. 安装高度方面,一般要求不能高于5米;

3. 检测画面内无遮挡;

4. 检测画面中头肩必须完整露出。

5. 队伍有明显自然或者认为割裂

6. 队伍有序,不存在较多穿插

7. 排队队伍开始和结束的位置不相邻

 

注意:无规则排队或者人流穿插频繁的场景不适合排队业务。

 

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–

 

布控示意图

 

当设备顶装时,布控的场景落在平面上是个矩形。当设备斜装时,布控的场景落在平面上是一个梯形。布控距离以近端看到脚、远端看到头为准,布控宽度以画面里面看到完整人体并满足检测要求的有效宽度为准。

 

顶装场景示意图

 

斜装场景俯视图

 

布控场景侧视图

 

布控数据

 

智能检测数据与安装场景、光照环境等因素息息相关,当安装场景、光照环境较差,无法达到最好效果时,可以通过调整场景、增加补光灯等方式去提升智能检测数据,但效果仍会差于推荐场景和理想光照环境,请以实际情况下的检测效果为准。

现场具体型号设备在理想环境下的布控数据可以联系400热线或是大华区域技术支持同事确认。

 

 

04、设备配置

功能配置

 

1. 人数统计智能方案配置

选择“主页->智能->智能方案->开启人数统计”

 

2. 标定配置(双目相机专有,单目相机可跳过)

具体步骤如下:

(1)选择全局配置;

(2)单击“标定地面”,在布控画面的水平地面之间,框选尽可能大的矩形框;

(3)单击“确定”,设备会计算出自身相对于地面的高度和角度;

(4)核对“地面”和“角度”。若和实际环境有差别,重复步骤2和3。

 

注意:

a. 双目设备必需标定,且标定数据要符合现场实际的安装高度和角度;

b. 若经过多次标定仍与实际场景差距较大,可以手动填写高度及角度;

 

3、各规则配置具体步骤

 

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–

 

人数统计(绊线)规则配置

 

在“主页->智能->人数统计”进入人数统计界面,如下图所示。规则配置相关步骤如下:

(1)点击添加规则,选择人数统计功能;

(2)绘制相应的检测区域以及方向线,其中客流方向与方向线一致的数据为进入人数,反之为离开人数;

(3)根据实际需求设置人数统计报警;

(4)单击“应用”,保存设置。

 

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–

 

区域内人数统计规则配置

 

在“主页->智能->人数统计”进入如下界面,如下图所示。规则配置相关步骤如下:

(1)点击添加规则,选择区域内人数统计功能;

(2)绘制相应的检测区域;

(3)可根据现场实际需求,设置区域内人数统计报警及停留报警;

(4)单击“应用”,保存配置。

 

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–

 

排队管理规则配置

 

在“主页->智能->人数统计”进入如下界面,如下图所示,相关步骤如下:

(1)选择排队管理功能;

(2)点击添加规则

(3)绘制相应的检测区域;

(4)根据现场实际需求,设置排队人数、排队时间报警;

(5)单击“应用”,保存设置。

 

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–

 

报表生成

 

人数统计(绊线)规则报表生成

 

选择“主页->报表->人数统计”,如下图所示。人数统计(绊线)规则报表生成的具体步骤如下:

(1)选择人数统计规则;

(2)选择报表相应查询配置(统计类型、开始时间和结束时间);

(3)勾选配置的规则名;

(4)点击搜索。

 

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–

 

区域内人数统计规则报表生成

 

选择“主页->报表->人数统计”,如下图所示。人数统计(绊线)规则报表生成的具体步骤如下:

(1)选择区域内人数统计规则;

(2)选择报表相应查询配置(统计类型、停留时间、开始时间和结束时间);

(3)勾选配置的规则名;

(4)点击搜索。

 

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–

 

排队管理规则报表生成

 

选择“主页->报表->人数统计”,如下图所示。人数统计(绊线)规则报表生成的具体步骤如下:

(1)选择排队管理规则;

(2)选择报表相应查询配置(统计类型、排队时间、开始时间和结束时间);

(3)勾选配置的规则名;

(4)点击搜索。

 

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–

 

图像配置

 

一般使用默认参数即可,夜晚情况下需要保证画面中目标轮廓清晰(若夜晚灯光情况较差,可外加补光灯)。另外某些逆光场景要求开启宽动态,还有画面中存在过曝、过暗情况,需要开启宽动态。宽动态界面具体如下,具体数值视实际情况尝试不同数值,一般默认50即可。

 

05、常见问题

相机不检测人数

 

可能原因:功能未使能、控件问题、安装不规范、未标定地面或标定不准(双目设备)

解决方案:

1、检查智能方案是否开启;

2、人数统计界面使能是否开启;

3、双目设备需要标定,且标定数据要符合现场安装高度和角度

4、查看对应安装方式是否符合规范;

 

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–

 

 

客流人数检测效果不好

 

 

1. 检测目标未正常过线

 

检查过人测试的行走方式是否符合图示的方式;

 

解决方案:

调整规则划线,使希望检测的行人方向均能穿越规则线及规则区域。

 

 

2. 像素过小导致漏检

 

如下图检测目标的像素太小,可能会导致漏检

 

解决方案:

通过调整焦距或是安装位置,增大画面中人体像素,满足识别要求。

现场具体型号设备在理想环境下的布控数据可以联系400热线或是大华区域技术支持同事确认。

 

 

3. 人被遮挡导致无法识别

 

如下图后面的行人被前面的行人遮挡

 

如下图小孩被大人遮挡

 

解决方案:

通过调整安装位置或安装俯角(俯角越大,被前面行人遮挡的就越少,完全顶装时不会被前后遮挡),尽量避免该类情况,满足识别要求。

 

 

4. 规则线过于靠近边缘

 

规则绊线过于靠近画面边缘,以至于速度快的行人一进画面就越过了规则绊线,可能会导致漏报。

 

解决方案:

规则绊线尽量画在画面中间位置,保证从行人完全出现到过规则线的过程时间在1S以上。

 

 

5. 未正对安装、遮挡

 

未正对安装、遮挡引起的漏报。

解决方案:

调整安装位置,正对人流方向及避免遮挡。

 

 

6. 补光条件差

 

若补光不够,图像效果差,会导致人体轮廓模糊,检测效果不佳;该类情况需要通过增加补光灯以及图像调试来保证图像效果,从而提高检测效果。

 

解决方案:更换补光条件好的点位或是现场增加补光处理。

 

 

7. 双目设备标定不准

 

标定数据需要与实际安装高度及角度近似,现场可能会由于地面反光、场景过于复杂(杂物多,无平整地面)等原因导致标定数据不准

 

解决方案:

1. 清理布控画面的水平地面,并重新标定

2. 若地面反光,可以在标定处放置报纸等遮挡反光的物体(注意不能用有明显高度的物体进行遮挡如椅子等),再进行标定

3. 一次标定不准,可以进行重复标定,直到近似为止

4. 若一直标定不到与安装环境近似的高度角度,在保障安装规范的前提下,可以对高度角度进行手动设置。

 

您可能还喜欢...

发表回复

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。 必填项已用 * 标注